刨冰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刨冰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此处引宋神宗朱熹梁启超毛泽东的话意在清华大学一门课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5 11:32:23 阅读: 来源:刨冰机厂家

1954 年冬,他对历史学家吴晗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皆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

此处引宋神宗、朱熹、梁启超、毛泽东的话,意在清华大学一门课和张国刚教授一本书

2018-11-29 17:00来源:中华书局聚珍文化文化/历史/经典

原标题:此处引宋神宗、朱熹、梁启超、毛泽东的话,意在清华大学一门课和张国刚教授一本书

“我们之所以走跟西方不一样的路,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有我们祖先的经验,

这就是探索我们自己模式的最大理由,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这个理由。

就是要不断地走自己的道路,传承我们自己传统经验中的瑰宝。”

张国刚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堂在线网络课堂以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

每个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当下我们面对这些经典,不仅要通过阅读经典、解读历史,而且更要讲好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它既是编年体史书,也是通鉴体的开山之作。司马光及其编纂团队参考了三百多部典籍,用19 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记述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年)一千三百多年间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此书篇幅浩瀚,有294 卷 300 万字之巨,再加元代史学家胡三省的“注”及有关附录,排印出来总字数有 600 万字,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难以通读并领会其要旨。

所以,历代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都热衷于解读这部经典。当年宋神宗看到这部书之后,首先给予“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高度评价并御赐书名。南宋理学家朱熹有感于此书内容繁复,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另外一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纲目》。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近代以来,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称赞司马光为一代“伟人”。

毛泽东同志也非常喜欢这部著作,据说床头放着一部翻烂了的《资治通鉴》,书上留下了多次阅读痕迹以及大量的批语。1954 年冬,他对历史学家吴晗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皆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近年来,学界已经不满足于对此书进行单一地学术性解读,而是以史学家的视角,以读史著经典、讲历史故事的方式,重新展示了《资治通鉴》的魅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的专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就是这样顺应大众史学要求、深受读者喜欢的一部力作“好书”(该书荣获 2016年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的“中国好书”)。

举重若轻,以讲故事方式呈现史著的资政价值。《资治通鉴》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史迹来警示后人,尤其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 118篇,集中地反映了编者的政治、历史观点,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史学家认为,这是史家治史过程中自觉资政意识的体现。

如何把史学家这种自觉的资政意识表现出来,《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并未故弄玄虚或者高章大论,而是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以深入浅出的话语娓娓道来,逐步阐释历史事件中的深刻道理。例如,第一讲“三家分晋”,公元前 403 年,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被任命为诸侯,正式瓜分晋国。司马光评价说 :“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为什么会说周威烈王自坏礼制和名分呢?张国刚阐幽发微,进一步分析:

“问题是,现在这件事,坏就坏在周天子是被迫做出的分封决定。三家实际上已经把晋国给瓜分了,周天子屈服于压力,不得不对既成事实做出认定。礼仪名分没有了,就坏了规矩。这个规矩就是周朝的秩序。规矩坏了,周朝的权威没有了,周朝作为一个时代,也就结束了。所以司马光把它作为故事的起点。”

既把历史上三家分晋的复杂故事讲明白了,也剖析了司马光将此事作为《通鉴》首章内容这个历史学家和普通读者都广泛关注的问题。

寓教于乐,以独特的读史方式体现史著的鉴赏价值。清代史学家王夫之认为,阅读《通鉴》“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指出了史家读《通鉴》的三重境界,即通过读史提升自己、教育他人、分享探寻经世治国之道的乐趣。《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的成书过程,是阐释读《通鉴》、用《通鉴》三重境界的一个极好例证。

该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资治通鉴》导读”课程之后,作为全校慕课(MOOC)课程转型的一个新成果。该课程曾经在中央办公厅及国家部委机关、国内外知名高校讲授。张国刚回忆说 :

“在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认真而系统地阅读的第一部史书就是《资治通鉴》,迄今已经三十七八年了。只是那个时候,读史的眼光,关注的是专业史料……(今天)阅读《资治通鉴》的眼光自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较关注的是《资治通鉴》作为史著的鉴赏价值,特别是司马光探讨的有关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的内容。”

读史关注专业资料,重视历史典籍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此为作者的“自淑”行为 ;读史关注史著的鉴赏价值,引导青年学生认知历史智慧、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此为大学教授的“诲人”之举 ;与成年读者和领导干部一起分享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的乐趣,此为历史学家的“知道而乐”。可以说,作者以 40 年的教学科研经历,通过此书见证了读《通鉴》从“自淑”到“诲人”再到“知道而乐”的全过程。

看阳痿医院哪家好

鄂尔多斯治妇科炎症

徐州割包皮比较好的医院

鸡西不孕不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