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冰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刨冰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沪港通让谁泪如雨下

发布时间:2020-10-17 01:52:02 阅读: 来源:刨冰机厂家

沪港通让谁泪如雨下?

在强烈的赚钱效应暗示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的预期下,昔日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银行将面临巨大冲击。

点击查看>>>AH股比价表 沪股通可买卖个股名单 港股通可买卖个股名单  有人幽默地说,沪港两个村子的水库都缺水了,限量开闸放水后,两地村民决定到隔壁村里去打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也意味着中国A股及内地投资者全方位接轨海外资本市场的旅程即将正式启动。

在强烈的赚钱效应暗示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的预期下,昔日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银行将面临巨大冲击,甚至可能沦为互联互通时代的最大牺牲品。  沪港通诱发两大现象  随着沪港通推出日子的临近,舆论方面对沪港通的炒作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把沪港通视为了中国股市的灵丹妙药,或打开中国股市的万能钥匙。仿佛沪港通一开通,中国股市的各种问题都迎刃而解。  上交所表示,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股票268只,首批参与港股通业务会员共89家。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沪港通倏然而至,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的措施真正落地,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从长远来看,沪港通的推出对加强沪港两地金融合作意义重大,充分体现出沪港合作1+1>2的优势。  他表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内容,沪港通加强与成熟市场的互联互通,可以加速国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A股市场所具有的后发优势,提高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比如,一旦沪港通落地,A股市场就更有实力入选全球新兴市场指数,进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关注,通过香港市场的桥梁作用促成大量国际资本进入内地股票市场。  申银万国证券表示,沪港通启动后,海外增量资金介入值得期待。中长期,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步。  经过测算,如果随着沪港通以及随后可能带来的中港基金互认、A股被纳入到MSCI指数EM当中等事件逐步推出,中性假设估计最终给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达到8000亿至12000亿元人民币。  瑞银证券预计,一年后A股市场国际投资者的持股市值将从目前的35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流通市值的比例超过8%。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则表示,现在中国的银行资产约有22万亿美元,沪港通将带来“世界最大规模资产的一次重新平衡”。  李小加预计,上述22万亿美元的银行资产将大规模地向资本市场转移,其中的七八万亿美元可能会流入A股市场,使得A股市场的体量在未来五到十年获得巨大增长。“这只是沪港通迈出的很小一步,但它将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力。”李小加说。  在此预期下,必然会诱发两大现象。一是,A股赚钱效应导致居民资产重新配置。沪港通的魅力在于唤醒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入场。  无论是上交所,还是联交所,双方均都在构建资金预期,而拉动指数上涨的动力就是资金推动。当资金的逐利性遇上沪港通的“钱景”,因此不难理解资产配置的重新洗牌。  二是,资本市场规模扩张带动直接融资比重提升。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形式提供的融资。  直接融资则为债券和股票。尽管债券和股票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4.9%提高到2013年的11.7%,但相对而言,占比仍过低。受挤出效应,再创造1个A股,直接融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并压缩间接融资比例。

沪港到底谁更受益?  有报道称,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宣布该计划的启动日期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召开过一次会议。  到目前为止,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是能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地对568家沪市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买卖的内容,这些公司的市值之和在沪市总市值中所占比例为90%。这种新投资的前景从上证综合指数的表现可窥得一斑,该指数在今年截至上周五的交易中上涨了14%。  根据某些市场人士作出的预测,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能够进入中国内地股市意味着他们的“菜单”上将可增加价值最多2万亿美元的股票。  除此以外,这些股票还可能会成为全球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目标,原因是其被纳入了国际基准指数。在今年9月份,曾有外媒刊文列出了五大理由,指出“沪港通”计划将刺激A股市场复苏。  考虑到这项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让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而采取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很明显推迟该计划并非政府本心所愿。  但是,“沪港通”计划更大的受益人很可能是中国香港。到底是上海还是香港将从这项新的去监管化措施中获益最多,最终将由市场来作出判定;但是,鉴于内地金融自由化进程较慢的现实情况,看起来中国香港似乎已经占得上风。  现在,“沪港通”计划为中国内地投资者所持有的资金敞开了大门,而当香港市场与上海市场真正对接起来以后,前者此前已经拥有的其他许多优势也仍将保留下来。  最重要的一点是,香港一开始就拥有一种可以自由转换的货币;而与此同时,香港已经通过很长的时间建立起了司法和商业透明度规则,这也将令其从中受益。  此外,从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都将保留各自的监管和交易机制这一事实来看,占据优势的也仍旧是前者。举例来说,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将会很高兴地发现,香港市场上并不存在即日交易限制或资本利得税。  中国的监管机构很可能将可引导最好的一些公司在上海挂牌,但这只会对国有企业有用,对民营公司则没什么效力。  而在获得中国市场上的新投资者并使其自身为人所知的过程中,国际公司可能也会作出同样的计算。这就意味着,香港有机会将可成为企业二次上市的全球中心。

银行或沦为最大牺牲品  间接融资比例缩小,这意味着主要供给方商业银行的利润将被蚕食。因为企业融资需求大面积转向更低成本的直接融资,而不是过度依赖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需求方的减少必然降低银行贷款速度和规模。  假如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得到纠偏,那么经营“间接融资”的银行、信托,以及其他各类间接融资的中介服务机构传统的业务,可能将难以在高企的货币利差以及市场的融资饥渴中延续利润。  雪上加霜的是,沪港通诱发的资金分流现象将冲击银行存款。目前银行存款总额显现首降,三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中报时减少1.5万亿元,降幅达1.97%。  存款流失除了被货币资金产品卷走外,部分资金已缓缓的流入股市。数据显示,今年1~9月,银证转账净额达2126亿元,同比增长55.5%,且证券公司客户存款保证金在大幅上升。  其实,沪港通已经触发香港各大银行上演揽储大战。据媒体报道,目前多家香港银行推出了高利率短期定存优惠活动,以期吸收更多的人民币存款,包括汇丰、恒生、花旗银行等部分定存利率明显高于内地同期利率。其中,香港恒生银行一个星期的人民币定存利率最高达6.38%。  有意思的是,国内某银行为吸纳存款,推出5万存5年即可送iphone6活动。  银行作为沪港通的牺牲品,过去躺着都能把钱赚了,现如今,在日趋活跃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冲击下,躲在制度红利后面的银行需要奔跑起来。  首先,贷款和存款冲击将倒逼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银行嫌贫爱富、惜贷现象历来诟病,不仅扭曲社会融资结构,而且资金流向效率更低的国企部门。这些国企部门凭借信用不断借款融资结果致使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顽疾,使得部分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极低。同时,担忧银行坏资产使得投资者对银行股投资信心磨灭,沪港通之前一些银行股甚至跌破净资产。这些大盘蓝筹股制约着股指上涨,股指低迷则弱化股权融资功能。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将是破解市场的风险错配、以及非市场化的“兜底”有效利器。届时,银行想站着把钱赚了都难。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成为银行绕不开的必选项。  其次,金融改革从某种意义而言,属于伪创新。银行高企的货币利差衍生出的同业业务,信贷约束下的影子银行业务;就好比将穿脏了的内裤反过来穿,用旧的床单,抖抖反过来继续用。这种伪创新难以持续。

再次,资金的追利性导致的存款流失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国市场利率化步伐与金融改革不匹配,银行缺乏定价权,金融改革落后于市场化。这必然要求银行奔跑起来。  在欧美国家,利率完全市场化,银行放贷资金大小主要受到资金市场供需的影响,当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利率提高,当企业资金需求量少,利率较低。然而,我国银行信贷量受到的影响因素就比较多,除过利率原因之外,国家宏观调控动向、银行监管机构则对银行信贷数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存贷比红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上述不匹配现象要求银行改革加速。  沪港通带来的赚钱效益和资本融资功能的完善,分别冲击银行的存款和贷款规模,蚕食银行的利润。作为沪港通最大牺牲品,未来银行需要跑起来才能赚钱。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ib考试时间

alevel辅导好

alevel培训

ib数学辅导